《连山归藏》转载请注明来源: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
林正阳翌日便跟着王守仁,他发现王守仁有众多的门生时不时的前来拜访讨教学问。
林正阳虽然不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学问,但整日里听到最多的便是“良知”“知行合一”“心学”。耳濡目染之下林正阳对王守仁的心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隐隐约约觉得,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答案也许就在王守仁的心学里面,仿佛朦朦胧胧隔着一层窗户纸。
再过一日,一夜无眠的林正阳终于忍不住找王守仁解惑。
林正阳见了王守仁便学着学生们的模样抱拳纳头便拜,朗声说道:“小子有几个问题困扰心间多日,终日不得其解,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王守仁望着这个小师妹的夫婿,他内心是很喜欢林正阳的,这个年轻人刚正不阿,心灵纯良,心性坚韧。更难得的是他虽然没有学习心学,但他所行所为皆是暗合心学至理。王守仁表面风轻云淡的回道:“正阳师弟不必客气,论辈分你乃是先师佳婿,你我只需以同门相称即可。师弟你有何问题尽管道来?”
林正阳直起身来,道了一声:“多谢师兄!”
接着便目光炯炯的望着王守仁问道:“为何军户生来困苦?为何雷克雄那等人本就高官厚禄尚不知足?为何有人一生良善却要困苦一生?有人泯灭人性却一生富足?”
王守仁没有正面回答,他微笑对着林正阳说:“你听我讲讲我的故事,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王守仁十七岁成亲之后,就按照当时的习俗,在妻子家里待够一定的时日,就携新婚妻子从妻家返回自己的老家余姚。而在回老家的路途当中,王守仁专门去拜访了当时的著名大儒娄谅。
娄谅,别号一斋,江西广信上饶人,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据《娄氏家谱》的说法,娄谅三十一岁就中了举人,但他非常不屑于世务,于是中举之后,娄谅并不急于入仕,而是继续修学于上饶的家中,后来在父兄的强烈要求下,他才终于决定去参加进士的考试。可是当他登船赴临安时,却忽遇逆风,船没办法继续开动,于是他又回到了上饶。家里人知道后,既惊讶又生气,就差点破口大骂了。
而面对家人的指责,娄谅却笑着安慰说:“我这次去考试,非但不能考中,很可能会反遭奇祸,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便中途踅了回来”。
后来这一次的考试,确实如他所说,出了事——考场失火,考生死伤无数。通过这个事件,娄谅的名气更大了,但娄谅自己却认为,这是他钻研理学,静久而明的结果,纯属正常之事。
或许正因为娄谅的名气大,王守仁才趁路过上饶的机会,去拜谒他。
但没想到这一拜,竟让他在此学了一年多,仍不肯离去,并从此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圣学之路。
娄谅除了传授给王守仁“宋儒的格物之说”之外,还特意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而这其实才是对王守仁触动最大的一句话。为什么?因为王守仁从小就立志成为圣贤,但是,从来就是没有人真正告诉过他,圣人亦是凡人——通过修习可以让自己变成圣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连山归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