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第一时间更新《航天科学家档案》最新章节。
梁守盘,祖籍福建,1916年4月13日生于北京。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选定“自强不息”的校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大学毕业之后,他怀着“航空救国”的梦想到南昌的航空委员会任职,不久自费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40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回国。先在西南联大任教,后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任设计课长。他怀着一腔爱国热忱提出建议:“我们不要引进美国的,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设计发动机,然后不断提高技术指标,造出与美国一样的飞机。”他很快设计出了一种飞机发动机,并请求投入试制,以装备自己的飞机升空飞行。但当局却以这个新设计的发动机不能保证比美国的强而不予批准投入生产。梁守盘愤然辞去课长职务,重返大学课堂,想圆“教育救国”之梦。但在旧中国总是找不到报国之路,不管“航空救国”也好,“教育救国”也好,都只是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防建设的需要,梁守盘从浙江大学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始施展报国才能。1956年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粱守盘又被点名调到五院参加新兴的火箭事业。他成为钱学森麾下十个研究室的干将之一,被任命为火箭发动机研究室主任,参与仿制苏联援助的P—2导弹的工作。他深知,当时在外国的封锁下,得来的一点先进科学技术实属不易,因而在苏联的有限援助下进行仿制意义重大,应该“先学楷书,后写草书”,从仿制中增长自行设计的才干。但在与苏联专家的合作中,他又深切感到如果不动脑子照搬,照葫芦画瓢,不仅会学不到真经,反而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而,梁守盘向设计人员提出了反设计的要求,从消化图纸资料入手,按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用已知公式开展设计,然后将自己的设计结果与导弹实物相比较,用以验证理论与实际的一致,从而增长自行没计的本领。这样,在完成仿制任务之后,设计人员就能更加有信心进行独立自主的设计了。
梁守盘作为中国第一种仿制导弹的总设计师,不迷信、不盲从外国人,对技术问题从实际出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1960年,P—2导弹仿制完成,但在使用火箭燃料的问题上,梁守盘与苏联专家发生了分歧。苏联专家认为中国的液氧含可燃物质太多,使用时有爆炸的危险,但这时苏联正准备撤走专家,苏方的燃料又迟迟不向中国供应,给发射造成困难。梁守盘想,为什么就不能用本国生产的燃料呢?他一遍又一遍计算,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苏联资料不准,没有考虑到十几吨液氧中含的杂质不会集中到一起氧化燃烧,因此完全可以用自制燃料代替苏联燃料。同年8月21日,苏联专家撤走不久后,梁守盘的意见被采纳,第一枚P—2导弹采用国产液氧作氧化剂发射获得成功。这是梁守盘第一次亲身体验到自力更生的胜利。
这次成功给了梁守盘以更大信心和力量。他后来在独立设计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时,大胆提出了难度较大的离心泵并联和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的设想,大大提高了比冲,成功研制了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梁守盘先利用两套涡轮泵造成不平衡条件,观察它们在工作时能否自动达到平衡并联状态。试验证明离心泵并联可行,工作能协调平衡。然后他又主持调研,提出对偏二甲肼毒性的测定方案,以及防止人体中毒的措施。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研究,找到了解毒的特效方法,同时完善了操作规程。后来实践证明,这种偏二甲肼不仅可作大型火箭发动机的燃料,而且还可与煤油混合,代替一种用大量粮食提炼的混胺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梁守盘在设计更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时,还提出过箭体直径选择最合适的范围等许多建设性意见,其中还包括主张研制冲压发动机,这些都显示了他高超的技术功底和独创精神。
1965年,梁守盘被任命为七机部三院副院长,同时出任海防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负责研制海防导弹的技术工作。他在主持设计一种名叫“海鹰”2号飞航式导弹的发动机时,提出了两个大胆的设想:一是将原悬挂式箱体改为承力式箱体,并将弹翼固定在箱体上,这样可以减轻结构质量,增加推进剂箱的容积;二是用上述办法加大弹体刚度,增加弹身长度,从而加大射程。为了验证这两个设想,他和科技人员一起整整干了两个月,完成了试验样品。1966年12月,兄弟单位研制的“海鹰”1号导弹进行试验,沿用了仿制时的发射架,结果前两发打出去没了踪影。人们以为是因为天冷,雷达工作受到影响;但第二年5月又打了一发,还是失败了。梁守盘在参加分析原因时,认为问题不在导弹本体上,而是在发射环节上。他在发射现场围绕发射架转了几圈,若有所思地回到住处,拿起笔计算起来。根据计算结果,他认为导弹的发射架总长5米,导弹发射时,因为发射架过长,导弹离轨头部上翘,尾部下沉,导弹在剧烈震动下使制导组件与弹体碰撞而损坏,这样导弹发射出去自然就不能跟踪到目标,只能直线飞走了。后来他在自己主持研制的“海鹰”2号导弹进行试验时,就建议把发射架锯掉1.2米。有人不相信这么简单就把问题解决了;结果一试,果然成了,而且连射几发都成功了。梁守盘说,我们的一些技术人员还是按照仿制的办法,照本宣科地搞设计,加上缺乏经验,自然走了弯路。人们都说,梁守盘总设计师是一个相信自己力量的人。
梁守盘最得意也最费力的是成功研制了一种超低空超声速海防导弹。1961年,美国等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知难而退,停止了这种导弹的研制;而梁守盘却力促有关部门将其列入了我国的研制计划。他认为,这种导弹不仅技术先进,而且非常适合国防战略的需要,认定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有人认为他太不自量力,连美国都放弃了,而像我们这样一个技术尚很落后的国家能研制成功吗?梁守盘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历尽艰辛和坎坷,承受了巨大压力和困难,甚至这项研制遇到几度被砍掉的危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百花小说网】地址:baihua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