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汴京后,胡老板在汴京城富春苑旁住了一晚。和南青城类似,富春苑附近一大片由商户自发建成的商铺,逐渐形成了市集,形成了一个小镇。来往汴京的客商为省住宿费,通常喜欢在城外的客栈住宿打尖,经洗漱沐浴好好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才干干净净的进汴京城。
胡老板在富春苑货仓区卖完货后,通常会再进些货才回程,通常这么一顿操作下来,在汴京会呆四五天时间。
不过唐淼要急着到太学院报到,所以在城外休整一晚后第二天就进汴京了。
分别之际,胡老板告诉唐淼,以后要有书信发回阳谷镇,可以到这客栈找掌柜,给大概一百文钱就可以让商队帮忙带信回家的。另外,胡老板给了唐淼不少汴京的生活建议,嘱咐他认真学习,他日出人头地,为父母争光。人生就是这样,如果运气好的话,会遇上很多给予帮助和经验的师长,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唐淼还没完全认识到这点,但他已经享受到当中的好处了。
依着胡老板的提示,从旧宋门进京城的唐淼很快就找到了太学院,呈上了太学入学信函。经过这一年跟随贾良玉东奔西就的经历,整个过程,唐淼表现得大大方方的,没有丝毫的畏畏缩缩。没一会,韦泽和一个二十来岁的太学生来到太学院门口,接上了唐淼。
这是韦泽第二次见唐淼,能如愿让唐淼到太学,韦泽可是下了不少功夫。韦泽问过唐淼吃过早饭没,得到吃过的肯定答复后,便让那跟来的学生安排一辆驴车。放好唐淼的行囊后,韦泽、唐淼和那学生三人一起赶着驴车前往南薰门外太学外舍生所在的辟雍。
到达辟雍后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非常顺利,办理手续时唐淼才知道,太学外舍生的每月津贴八百伍十文钱是先给的,而太学谕兼职月津贴一千五百文钱是后给的。
从教务斋出来,韦泽对着唐淼说道:“对后,我不能再称呼你为唐小神童了,就叫你唐同学吧。”
唐淼回道:“好的。”
其实唐淼对这称谓没什么所谓,但心里对“太学谕”是做什么不是太了解。唐淼边走边问:“韦学正,这个太学谕到底是做什么的?”
韦泽边走边跟唐淼解释道:“学谕,通常是将博士所授经文,分析注解,传谕学生。但是,你这太学谕有些特别。你要负责的是把完整的标点符号整理好,传谕给太学的博士。另外,新的算术方法,也就是你说的数学,也要好好的整理归纳,和钱程博士以及算学院的博士一起整理出一个新算术教育大纳及内容,然后你来传谕算术博士,相当于开了一个专门教授博士新算术的班。”
唐淼一听,有些慌,说道:“我真的一点都不懂怎么教别人啊。”
顾韦泽说道:“这个我不用担心,就像上次你教我们一样就可以了。他们会帮你整理教学大纲的。”
唐淼急辩道:“可是,上次是你们在问,我在答啊。”
韦泽笑了笑道:“这个你尽可放心,我们不会让你马上去教。我们会安排时间跟你探讨一下教学方法,也会告诉你教学的方法,慢慢来,不用担心的。”
韦泽交代那个同行的学生帮唐淼拿行囊到斋舍安置好后,中午带唐淼过教导室找他一起吃饭。
韦泽刚转身离开,又回过头来对唐淼说道:“对了,真的不用担心,这是新的算法,我们太学和算学院很可能还需要新的教法,一切都要慢慢摸索。”
听罢,唐淼还是内心忐忑的跟着那个同学走进了斋舍的院子。
中午时分,吃过午饭的太学外舍生大多数回到自己的斋舍休息。周杰发现平时空着的那个床位换上了干净的床垫和枕头,另外置放物件的架子也多了些物品,放个人书籍和衣物的杂物架也多了一个。便好奇的跟寝室的同学打听,是有新人来了,还是别的斋舍有同学换过来了?斋长纪晓林说他也不知道。
在上一次见面时,韦泽大概了解到唐淼对宋字的读、听、写基本上都没问题,对诗词也有所了解,知道儒学经义书籍都没看过。本来太学司业韩嵩极力反对任命唐淼太学谕的,但韦泽坚持说《三字经》、《青玉案·元夕》其实是唐淼所作,加上祭酒鲍开先突然介入要求特招唐淼为太学学生,司业韩嵩最终才答应招唐淼为插班生并兼任学谕。
韦泽想对唐淼对儒学经义书籍的阅读能力有更多了解,所以中午吃过饭后,就拉着唐淼到藏书斋。藏书斋里,博士陈与义早就在那等着,因为陈与义本身就有教《九经》这些太学相对初级的儒学经义。
三人见面互相行礼后,陈与义问道:“唐小神童这次来汴京路上还顺利吗?”
唐淼回答“还比顺利”后,韦泽就脸带笑意对陈与义说道:“以后我们不要就称唐淼为唐小神童了,要叫唐同学了。”
陈与义有些疑惑,说道:“唐同学这称谓好像不太正确吧,毕竟唐小神童还要教我们标点符号和新算术的。”
韦泽回道:“这问题我早已想过,如果称唐小神童为唐博士,那就不是太学学生了,不能住学生斋里,而且博士需要司业和祭酒批准的,韩崇本来就很不愿意让唐同学任太学谕了,不要徒增麻烦。另外,唐同学还要跟很多同学一起学《经义》、《律法》这些。总的来说,唐同学更像是太学学生。”
陈与义脸带难色,说道:“可是,唐同学对于我们博士来说,确实又是教授我们标点符号如何使用,还有新算术这些东西。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的先生。”
迟疑了一下,陈与义道:“要不,我们称他为唐先生?”
韦泽回道:“别那么古板了,要完全按那些规矩,唐同学也进不来太学院,而且唐同学以后接触的更多的是年龄比他的大的同学,如果整天那些二十多、三十多的的同学称他为先生,他自己也一样很不习惯的。”
唐淼这时插话道:“嗯,是的,我宁愿他们叫我唐同学。”
韦泽笑着对陈与义说道:“就这么定了,叫唐淼为唐同学,他会感觉更舒服。”
此话说完,韦泽转头看着唐淼继续说道:“唐同学,对吧?”
唐淼回道:“是的,我也觉得这样听起来更舒服。”
陈与义不再坚持了,就开始问了唐淼一些州学要教的《经义》和《治事》,唐淼当然是一问三不知。问完后,陈与义带着失望的表情向韦泽摇了摇头。韦泽不甘心,便让陈与义找出州学的相关书籍给唐淼看。
陈与义看着韦泽说道:“太学哪有州学那些基础的儒学经义书籍啊,最简单的也是《九经》。”
韦泽怔了怔,道:“要不,直接拿《九经》给唐淼看,看他能不能理解。”
唐淼听了面露难色。
陈与义找来《九经》之一的《周礼》给唐淼,唐淼接过后翻开《周礼》来翻阅。
看了没一会,唐淼问道:“那我可以在书上做标点符号吗?”
韦泽和陈与义对望一下,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说道:“可以。”
其实因为这本《周礼》经太学学生借阅后,基本上断句都已经被作了记号,韦泽是怕唐淼再增加记号会影响后面的读者阅读。便问道:“书上已经有很多记号,唐同学小心点,标点符号别盖住字就行。”
说罢,韦泽在准备好的毛笔中选了一支笔头比较细小的毛笔沾好墨后的递给了唐淼。
虽然这是比较细的一支毛笔,但在这书上标注标点符号还是有些困难。唐淼一边一页一页的翻看,一边小心翼翼的作标注。韦泽和陈与义看着唐淼在书上画下标点符号,一页、两页、三页、四页、五页……时而皱着眉头,时而眉头舒展并露出微笑……唐淼花了差不多三堂课的时间才把《周礼》的翻阅完并做好记号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陈与义见时间不早了,便问道:“唐同学对此《周礼》可有理解?”
唐淼点了点道:“《周礼》内容大概就是讲述,以人为本、以礼立序、以德治国、以乐致和、自强不息、忠诚无私、举贤任能、礼让为先、尊老爱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第一时间更新《梦思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