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炉钢水成功熔炼,可以用来筑城的钢筋骨架也可以批量生产了,那浇筑城墙外壳的事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由于这个时代的工匠还没有接触过这种先进的钢筋为骨架,水泥,碎石和沙粒混合成的水泥浆为主体的修建方法,所以张梵就在工地上指点和监督。
虽然他也不是很懂,但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
这种后世随处可见的基建方法还是不难理解的,边看边琢磨就行了。
钢铁厂哪里拉来的钢筋被张梵命人在城墙夯土外围扎成骨架。
然后用厚木板搭建浇灌水泥浆的容器,再一桶一桶的把搅拌好的水泥浆倒进容器内,再用长木棍不断的来回捅容器里的水泥浆,让水泥浆能充分填满容器内的边边角角。
这种土法烧制的水泥凝固时间很漫长,特别用来浇灌厚实的城墙,至少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彻底干透。
城墙就这样一段一段的缓慢浇灌着,而城墙上的城垛钢筋骨架也在搭建。
没有办法,城墙外墙不能城垛同时浇灌,不然就能一次成型了。
城剁上留着十字型的射击孔,守城时可以三四人同时在城剁后射击城下敌人,根本不需要冒头,比起传统的一个城剁一个正方形的小射击孔,十字型的射击孔利用率更高。
负责城墙修建的是京城工部来的一个老工匠,大伙都叫他穆老爹,是个修建高手。
具体名字没人知道,他也从不对人说自己的名字,久了也就没人问了。
京城里自从天启帝驾崩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修建的大工程了。
崇祯是个不喜欢奢侈的皇帝,后世学者说他一件龙袍,从登基到挂歪脖子树,就没换过,洗干净接着穿,袖子都磨烂了,还是周皇后给他打的补丁。
就这样一个勤俭的皇帝,是绝对不可能花钱修缮皇宫的,所以工部的善于修建的工匠已经很久没有事做了。
这才被工部派到这宁海卫来了。
现在张大人将修建城墙这样重要的事交给自己负责,这让穆老爹很感激,至少证明自己还能有用,不是个老废物。
虽然工地上的监工之事他能干好,但是统计之事他就做不好了。
以前在工部时,有专门的吏员负责统计,他只负责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不过这宁海卫好像吏员不多,这个工地好像根本没派吏员过来。
缺少文人辅佐,这也是张梵现在最头疼的。
一方面他看不起大明的儒家文人,但是现在又感觉离不开这能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现在他发现了,不是自己不喜欢文人,而是不喜欢那些只会读四书五经,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而已。
文人里还是有很多牛人的,比如孙元化,比如毕懋康,比如孙承宗以及明末时不得不提的徐光启和宋应星。
这些都是文人,也都是读圣贤书的,但却都是干实事的大能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小说书包】【3Q中文网】《从盒而来》《你们修仙,我种田》《男主怀了我的崽》【大黄书】《三塔游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