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公主派人送来了几车财物,如何处置?宫内的也已经收集装箱了。”内侍孙国安小心翼翼走过来,禀告着。
杨正点了点头,“搬到书房来吧。把书房里我给公主准备的东西让人送过去。"
“是”,说完孙国安派人搬了起来。
杨正下午给义城公主准备了一千面玻璃镜子,用来建立西域和中原的商业路线,顺便探听各方消息。
财物搬了进来,看着十几箱子金银珠宝,杨正不由得双眼发光,发财了啊。虽然这些财物对一个国家来说不算什么,可一个流亡政权来说,初始资金还是足够了的。
财物售卖完毕,看着系统内的余额,杨正有些目瞪口呆,962336499000元。黄金就有五万多两,加上玉石古董合计90多亿。
哈哈哈,发财了啊。杨正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看来要多给义城公主留下一些东西了。于是兑换了五百套精钢盔甲钢刀。盔甲钢刀好的好几万一套,只能买中等的一万一套,五百套就是五百万。
看着花出去的钱,杨正不由的吸了口冷气,怪不得不管古今军费都那么高,养兵还真是一个字,贵。
兑换好装备,杨正再次躺倒了软塌上,想到如何才能提振官民的士气,仅有神鬼之说还是不行的,很多人不信这个的,肯定还要给下属一些实惠。
再者说了,大隋都灭了,人家还跟着来,怎么说也有几分忠心。以前没办法,现在该给一些好处了。
想到这里,又兑换了一批大米腊肉什么的。毕竟来的官员基本都是江南的,大米应该几年没怎么吃了。
士气方面倒是比较难办,只能先让他们明白国破家亡的耻辱了。
对了,咋忘了南唐后主李煜啊,他的诗词简直就是老子本人的写照。编写出来,待宴会的时候唱给他们听听,也能恢复几分士气。
想到这,杨正站了起来,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了起来: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髯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