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参谋们听到陆风要把指挥部建立在山崖上都慌了。

一位参谋连忙劝阻道:“司令员,这绝对不行,这太危险了。”

“这里在鬼子的炮击范围之内。”

“根据作战条例,兵团指挥部必须距离战场十二公里左右。”

尤利娅在一旁到时帮着陆风说道:“这件事听陆风的话,他没有提出来为先登已经不错了。”

“你是不知道,当初陆风拿下大铜的时候,根据地的报纸宣传的时候选取的可是那张陆风冲过大铜城墙的照片。”

陆风的部队当中最开始就有战地记者,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文工团的战士们来兼任。

这些照片的作用是多是去拍一些战士平时生活的画面和冲锋的画面。

对于陆风本人的拍摄非常少。

不过在这极少数的图片当中,有一幅不错的照片被当初宣传胜利的时候选取了。

那是陆风带领着孙德胜的突击队登上大铜城楼,带领着一个连的战士杀穿了一支鬼子中队之后的画面。

文工团的战士站在城楼下面从下往上拍的,陆风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砍烂了,浑身上下全部都是血渍,面部被黑灰和血渍铺满,一手扛着DP-28,一只手拖着鬼子尸体。

这个画面想想就过于彪悍,陆风当时是装甲纵队司令,虽然不是正规编制,但是四舍五入军衔相当于旅长,在一些没有旅级编制的国家,相当于师长。

后来这幅照片也被果府拿去使用,在德国越过阿登森林之后,这张照片也开始在欧洲传播。

陆风作战的就是一个风格,自己冲上去和鬼子亲自拼命。

田征也赞同的说道:“在这里修建指挥部并没有什么不妥,这次作战有进无退,渡江作战绝没有半途停止一说,必须要前进,不间断的前进。”

尤利娅和田征两人都赞同陆风将指挥部建立在江边,其他的参谋们反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在军事方面基本上就是由陆风、田征、尤利娅三人最终拍板决定。

在建设前敌指挥部的时候,同一天李云龙也回到的指挥部当中。

李云龙没有进屋就高声喊道:“老陆!老陆!咱老李回来了!”

陆风听到那破锣嗓子的喊声,就知道是李云龙回来了。

陆风走出院子看见李云龙。

李云龙不等陆风说话,就率先开口:“老陆,我回来了把我那半年的假消了。”

陆风笑着问道:“你不在家陪嫂子,陪孩子来我这干嘛,你还有一个半月假呢。”

李云龙皱着眉头说道:“我就是因为这件事出来的,你是不是知道,秀琴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妇救会的那帮老娘们啊,天天在家里渣渣渣,渣渣渣我都快烦死了。”

虽然部队在城里分了房子,但是李云龙没有去,还是和秀琴住在赵家峪和那间四合院。

一切看上去岁月如初。

说着李云龙又是一瞪眼:“而且,老陆这部队都要渡江了,我要是还不来,那我一口汤都喝不上了。”

说着李云龙又示意自己的警卫员,把东西拿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第一时间更新《亮剑:拼夕夕系统十万日军难敌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抗日之兵魂传说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丑牛1985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历史 连载 1073万字
铁十字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历史 全本 630万字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重生为红军米沙!
历史 连载 1350万字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

坟土荒草
想我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如今家破人亡还要女扮男装混在一群男人之中……这真是老天对我最大的考验,但是遇到这家伙,简直比老天爷的考验还要考验!套路与反套路,我一个小白兔早晚要被大灰狼吃掉~
历史 连载 45万字
首席御医

首席御医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
历史 连载 6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