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历史名人之二》最新章节。
刘彻
汉武帝(前156—前87)。即刘彻,汉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接受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即以儒术为其统治思想。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割据势力。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采纳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又派唐蒙至夜郎。在西南方先后建立七郡。并用卫青、霍去病为将,进击匈奴贵族,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上徭役繁重,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曾爆发农民起义。遗诏立幼予刘弗(fu)陵为帝,由霍光等辅政。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名列前茅的皇帝之一。在中国历史上,这个皇帝一直被史学家评为是一名雄才大略、多有建树的封建帝王,原因在于,他先是放弃了汉初以来一直执行的黄老无为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正式踏上中国的政治舞台长达2000余年。汉武帝凭借着文帝景帝这些老祖宗给他留下的家底,挑起了匈汉之间的战争,被史学家认为他是开疆拓土,宣扬国威,完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帝国的重要历史人物。汉武帝把西汉王朝推向了极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时代。
总的说来,汉武帝是一个创造性的人才,也是一个创新皇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按道理说,刘彻也不算是一个正统皇帝,因为他是父亲汉景帝刘启废掉太子刘荣后,才把他提上去当太子的。所以,刘彻的出生也被传说给神化了。这个传说也太没有新意,不过就是其母王美人曾梦见太阳入怀而已。不过,对于科学尚不发达,迷信横行的那一时代而言,这个传说已经能够镇得住人了。
刘彻能当上皇太子,全靠他的姑妈长公主刘膘(biao)帮忙。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刘彻,刘彻也算是聪明伶俐,回答道:“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一定要造一所金屋子给她。”这也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来历。这句话让长公主和在场的汉景帝很是高兴,不久就把7岁的刘彻立为皇太子。
汉景帝立刘彻为太子后,便精心培育,请来德高望重的卫纶来做刘彻的老师。本来就聪明的刘彻还很喜欢学习,涉猎极广,对儒学经典、骑射、文学,都有很大兴趣,这就对他日后创出一番所谓的伟大功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140年,16岁的刘彻终于迎来了登基的那一天,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开始了自己丰功伟业的创造历程。
即位之初的刘彻,首先要面临的是统一思想,巩固自己的统治。
汉初六七十年间,以“清静无为”为特点的道家学说盛行全国,这对安定政局、约法省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都起了有益的作用。但由于无为、放任,却给诸侯王和富贾豪强以扩张势力、为非作恶的机会,从而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到汉武帝继位,地主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发展,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汉武帝需要有一种进取精神较强的统治思想来代替道家“无为”思想,而儒家学说恰恰适应了这种要求,它博大精深,具有包含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伦理各方面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特点,它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观和道德观,使它便于被统治阶级全面利用,尤其在升平时代以控制人民,更有适应性。
刘彻对儒学思想极为推崇,可他不得不面对以窦太皇太后为首的思想上和政治上反对改革的集团。这个集团主要以皇亲国戚为主,况且大权仍掌握在窦太皇太后的手中,因此,即位之初的汉武帝刚开始实行自己的改革措施,就遭到了窦太皇太后的反对,新政不得不暂时废除。此后,汉武帝刘彻只有等到窦太皇太后死后,方才开始他的改革。
公元前135年,窦太皇太后病死,汉武帝摆脱了束缚,立即下令罢免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清除了窦太皇太后安插在朝内的所有亲信党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终止了“无为”政治,采纳了董仲舒的儒家学说,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这一时期儒家的代表。他在公元前140年的贤良对策中提出了他的理论,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强调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提倡“君权神授”,加强皇权,提倡儒家的仁政,同时强调法治。
董仲舒的这些主张,是从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出发提出的方案,为汉武帝集权中央,统一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汉武帝非常高兴的采用了董仲舒的主张。
汉武帝独尊儒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学教育体制,用儒家思想来培养封建地主阶级的接班人。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太学为当时的最高学府。朝廷由太学选拔18岁以上的优秀青年入学受业做博士弟子,郡国也可以挑选品学兼优的青年送到太学。学习一年,经过考试,凡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甲等者可为郎官;下材而不通一艺的不用;如有特别优异的茂材异等,名字直接上报。这是教育与选官相结合的制度,它定期地、经常地向朝廷输送文官,是政府各级官员的主要来源。这些用儒家思想培养起来的人才,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得力的维护者。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号召在郡国兴办地方学校。这样,儒学成为士人进身阶梯,把教育体制与用人制度和统一思想结合起来,这样儒学成为进入仕途的阶梯,人们纷纷学习儒家思想。
思想统一了,改革的绊脚石去掉了,汉武帝开始了一系列的新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科研从博士生开始》《重回千禧当学霸》《美食:美食系神豪》《在反派出生前(快穿)》《穿越七零:杀手从良》《非洲创业实录》《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
天才一秒记住【百花小说网】地址:baihua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