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最新章节。
多尔衮
多尔衮(gun,1612—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爱新觉罗氏。天聪九年(1635年)封和硕睿亲王。崇德间,屡次率部攻明。崇德八年(1643年)世祖即位,与济尔哈朗同辅政。后自称摄政王,独揽大权。顺治元年(1644年)统兵入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进北京后,创建各项制度。二年攻灭南明弘光政权,乘胜南下,击平各地抗清义军。次年进军四川,镇压张献忠农民军。五年进封皇父摄政王,七年病死,死后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然世祖对他素怀不满,不久即以谋逆罪,追削去爵位。乾隆时恢复睿亲王封号。
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去世,女真贵族为争夺权位进行了激烈斗争,多尔衮生母乌拉纳刺氏成为牺牲品,被迫自殉,多尔衮从此成为孤儿。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多尔衮的意志变得坚强,他出色的表现赢得继位的皇太极的青睐青睐(lai):比喻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天聪二年(1628),16岁的多尔衮追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由于屡立战功被皇太极赐以墨尔根代青(聪明王)的美号。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设立六部,多尔衮受命出掌六部之首的吏部。天聪九年(1635),多尔衮率兵征讨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他兵不血刃的解决了察哈尔部,招降了额哲,并得到元朝的传国王玺(xi),又立下了一大功。
多尔衮此后跟随皇太极东征西讨,多次立奇功。
皇太极在天聪十年(1636)登基称帝,多尔衮受封为和睿亲王,同年十二月,皇太极亲征朝鲜。多尔衮和豪格分统左翼满州、蒙古兵,从宽甸入长山口,一路南进,然后乘舟下海,攻下江华岛,俘朝鲜王妃、王子及宗室76人。
崇德三年(1638年),多尔衮作为“奉命大将军”率军从蓟镇青山关进入明境,从京畿(ji)打到山东,攻取城池40余座,俘获人口25万余人,再次大显神威。由于战功卓著、文武双全,深得皇太极恩宠,在八旗诸王中的地位迅速抬高了。
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积劳成疾的皇太极突然病故,清朝的八旗大军一下子失去了统帅。诸王纷争都有政治野心,形势十分严峻。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由于缺乏即位条件,便扮演起推举者的角色。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两人旗鼓相当,成为最有实力的皇位争夺者。论实力,多尔衮稍占优势,有两位同母兄弟阿济格和多铎(duo)的两白旗做坚强的后盾;论舆论,父死子继的观念已为诸王所接受,豪格因此稍占上风。多尔衮和豪格两人都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都期待能早日继承大统。
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们举行会议,商量谁来当皇帝。当天早晨,多尔衮试探两黄旗大臣索尼的态度,索尼明白的说“必须在先帝之子中选立一个”。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两黄旗竟然派精锐护军把会议地点——崇政殿团团包围起来,看来豪格一派已经开始行动了。鲁莽性急的多铎和阿济格一起力劝多尔衮继位,并告诉多尔衮:“你如不同意继位,就应该立我为皇帝。”多尔衮说不行,多铎就说:“既然不立我,那就应立年长的,立努尔哈赤的另一个儿子代善。”
代善是皇太极的哥哥之兄,资历较高。可是他又不敢得罪两黄旗、两白旗的大臣,心中着实犯了难,见多铎提到自己,便说:“睿亲王如果应允,当然最好不过。如果不允,我看肃亲王豪格是先帝长子,可以继承大统,我年纪大了,恐怕难以胜任。”
豪格见提到自己,却没有一个人表态,不免有些丧气,便自嘲说:“我福浅德薄,不能担此大任。”说罢拂袖而去。两黄旗大臣亮出底牌,若不立先帝之子,他们宁愿去死,以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两黄旗,两白旗拒不相让,场面气氛紧张,就赌气离开了会场。阿济格跟着也走了,会场只剩下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三个人。
多尔衮想:豪格的退出是个机会。肯定不能让他继位;两黄旗的底牌亮出来了,自己当皇帝看来也不太可能;立一个小皇子当皇帝对我来说还是能接受的,这样就可以排除豪格,自己又可以居主动地位……经过权衡利弊,多尔衮最后说:你们大家说的是正确的,应该立先帝之子。既然肃亲王豪格谦让退出,无即位之意,那么就立先帝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吧。只是他年纪尚小,可由郑亲王和我左右辅政,分领八旗军队。等福临长大后,我们就归政于他。
由于这个办法满足了两黄旗立皇太极之子的要求,自己又可借辅政之名掌握大权,所以双方都同意这么做。
多尔衮的这一正确主张,避免了八旗的分裂,使皇太极死后的群龙无首状态,由二王(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的方式宣告结束。在代善的主持下,诸王、群臣纷纷对天盟誓,表示同心协力,拥立福临为帝。
顺治元年(1644)三月,李自成的农民军快攻到北京了,吴三桂应诏放弃宁远,率兵勤王。三月十六日,得到消息的多尔衮发出动员令:“修整军器,储粮秣(mo)马,等四月初旬,大举进攻明朝。”四月四日,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第一,大清虽然一直是与明朝争夺天下,但眼下实际是与流寇(农民军)较量,流寇是主要敌人;第二,要想取得天下,必须“严肃军纪,秋毫勿犯”,取得民心;第三,我军或是直趋燕京,或是相机攻取,要在长城以西“择一坚城”屯兵而守,作为根据地,以利我军往来。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并以此作为清军入主中原的策略。
李自成不久攻入北京,明朝宣告灭亡,消息传来,多尔衮下令:男丁70岁以下、10岁以上全部从军。经过几天的征兵之后,多尔衮以大将军名义率24旗大部分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西南开去。十四日,军队到达翁后(今辽宁阜新),十五日,吴三桂派使者向多尔衮求助发兵助剿农民军。多尔衮将信将疑,留下一名使者做人质,派人同另一使者前往山海关探听消息。同时改变进军路线,命汉军带红夷大炮随大军向山海关进发。四月二十日,吴三桂面临农民军的强大压力,再次向多尔衮请兵。多尔衮指挥大军,一日行军200里。赶到山海关外,派人去吴营侦察情况。二十二日,吴三桂亲自出关,面见多尔衮,才最终打消多尔衮疑虑,接受吴三桂的投降。
多尔衮和吴三桂约定:清兵帮助吴三桂打败李自成后,黄河以北归清,封吴三桂为王;黄河以南归明,立崇祯太子(或诸王)于南京。多尔衮率军不费一兵一卒进入山海关,实现了满洲贵族几十年来没有实现的愿望。
农民军很快就攻向山海关,吴三桂率兵和农民军展开大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精疲力竭。这时,养好精神的清军突然以精骑从吴三桂的右侧闯入阵中。农民军抵挡不住,被打得大败而逃。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与多铎、阿济格一起追击李自成。二十三日,吴三桂全军剃发。三十日,李自成离京西撒。清军从山海关一路尾追,直到占领北京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百花小说网】地址:baihua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