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百花小说网】地址:baihuaxs.com
吴敬梓
吴敬梓(zi,1701—1754),清代杰出小说家。字敏轩,一字文本,安徽全椒人。青年时生活豪放,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徽巡抚欲荐其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善诗文,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杰出的作品。又著有《文木山房集》。
吴敬梓于康熙四年(公元1701年),出生于一个很有钱的官僚地主家中,吴敬梓13岁丧母,14岁随父读书,“涉猎群经诸史”,几乎无所不读。18岁中秀才,是个少年得志的贵家公子。23岁时父亲因得罪上司而丢官回家,不久就病死了,在父亲丢官的前前后后,吴敬梓见到了官场中互相倾轧的丑恶。
父亲死后,近亲蓄意侵夺遗产。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中,他更看清世人的真面目,生活更为放纵,挥金如土,“遇贫即施”,几十年间,便“田产卖尽”、“奴仆逃散”。在近亲侵夺他家家中纷争中,使他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吴家败落之后,族人乡邻都歧视他,嘲笑他,把他视为吴家的不肖子孙。受过他慷慨接济的人也疏远了他。他在家乡住不下去了。
33岁那年,吴敬梓怀着无限愤懑,移家南京。从此,鄙弃功名的思想更加增强了。他喜好宾客交游,足迹遍历江浙一带。
吴敬梓36岁那年,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试,他托病拒绝了。当时,他生活很贫困,主要靠卖文章和朋友的接济,有时竟身无一文,肚子饿得直叫,他就喝凉水,喝饱了就睡觉。
贫困的生活使他的眼睛更明亮,使他的叛逆思想更强烈。他把自己的感情都倾注在笔端,写那些封建的文人。
吴敬梓笔下的读书人,有的拚命钻营考取之道;有的考中做官,就搜刮民财,残害百姓。封建文人的丑态被揭露得淋漓尽致。他对于自食其力的读书人,即给予同情和尊重。通过对境遇不同的儒生的描写,吴敬梓宣告了八股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吴敬梓是一位目光犀利,见解深刻的作家。可惜,穷困潦倒的生活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他在完成《儒林外史》后不久,就病死了,才活了五十三岁。
《儒林外史》这部书,写于他寄居秦淮的乾隆时期,大约完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明确说他“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然而这五十卷已经不存在,现存最早的是嘉庆八年(1083年)卧闲草堂刻本,共五十六回。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作品中所写故事的背景是明代中叶,而实际写的却是在清统治下的18世纪的中国社会。小说里的人物,大都以真人真事作为生活原型,通过他的艺术加工,成为典型的艺术形象。其中,最主要的成就就是描写了封建社会中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不同形象,写出了知识分子各个层次的心态,展现了中国文士社会的传统生活面貌。如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与社会关系,由于人们追逐名利而遭到破坏,道德价值贬值,人的价值得不到肯定,知识阶层智能和人格低下,既不讲究以道德自守,又丧失了吃饱肚子的能力,在传统和世俗生活所形成的矛盾中漂浮。在描写中,吴敬梓尖锐地讽刺与抨击了那些利禄熏心、热衷于功名的学子,如周进、范进中举的悲喜剧,揭示科举制度怎样腐蚀文士的心灵,以及士子们热衷科举的原因。在《外史》中出现的一些士子们,他们竭智尽虑的只是模仿那些八股文,除此以外,什么也不懂。官居学道,职司衡文的范进,竟然不知道苏东坡是哪一朝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末日杂货铺[经营]》【快读屋】《大将》《独家报道》【异度荒尘小说网】《神话:灵性支配者》《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奇热小说网】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转载请注明来源: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