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熹宗在这一年的八月份,驾崩了。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每个人做事的方式虽然有很有不同,但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贪图享乐的领导,身边一定有经常有愿意奉陪,鞍前马后的下属。卑鄙无耻的领导,那也就有油嘴滑舌,曲意逢迎的下属。
魏忠贤在明朝天启年间红得发紫,权势极盛,投靠阉党的很多人都是抱着利益前去的,在阉党人士看来,找到魏公公那就是找到了飞黄腾达的路子,只要魏公公一点头,那什么荣华富贵,光宗耀祖都有了,哪管什么正义不正义?
你给魏忠贤唱赞歌,我也唱,竞争激烈,溜须拍马越来越多,这样就渐渐演变成了魏公公的个人崇拜。
在天启六年,明朝内外众多官员掀起了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的运动。所谓祠堂原本是指纪念自己的家族祖先或者先贤的宗庙。那么为活着的人建立的祠堂,也就是生祠。生祠建立有什么意义呢?就是对供奉的人跪拜,奉若神明。这样的人地位很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祖先才有资格在祠堂里被供奉,魏忠贤又有何德何能能够享受着尊贵的待遇。那就因为他手中有权力,魏忠贤的手在天启年间掌握了整个明朝的权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自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继为之唱颂歌。
造生祠的始作俑者是担任浙江巡抚的潘汝祯潘大人。在天启六年的早朝上,他向天启皇帝上疏,称东厂的魏公公,对国家有功,明朝的国土上到处都是途歌巷舞,主要是因为魏忠贤一心为国,辛勤工作所致。因此可以建生祠来歌颂。魏忠贤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他要的就是这个意思,潘汝祯为人善于钻营,官场的敏锐性让他占得先机,他提出以后,天启皇帝同意,魏公公高兴,众位大臣很快就你追我赶,在各地建立生祠,一时间,密云,通州、保定等地的生祠就建立起来了。
魏忠贤的生祠修得富丽堂皇,各地的官员在修好之后迫不及待的对其进行跪拜。诸如蓟州生祠建立之后,首先就举行了仪式,把魏忠贤的人像迎接进来,巡抚大人率领诸位官员五拜三叩头,这种仪式感觉像是迎接皇帝一样隆重。也不是每一个官员都愿意拉下脸面跪拜,比如当时担任兵备副使得耿如杞对这样的仪式颇不感冒,坚持不跪拜只作揖,这样的动作在一些官员眼中就成了另类,从而遭到了参奏和弹劾,很快魏忠贤就收到了这样的消息,马上下下令缇骑捉拿耿如杞到监狱中。这样的形式之下,风气愈演愈烈。当时有人评价说:五拜三叩头,乘马前导,如迎诏仪。这样的额崇拜简直堪比祭祀帝王。
魏忠贤的生祠在全国各地开花,连京城天子脚下也有了他的生祠,京城官员工部郎中曾国桢在卢沟桥边建立了生祠,御史黄宪在宣武门外,顺天府尹李春茂在宣武门内都建了生祠……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魏忠贤的生祠已经达到四十处。
建造生祠不仅占地烧钱而且还祸害百姓,据历史的资料记载,明朝建一座生祠,花费的银子数额在几万两到几十万两之间,视豪华的程度而定。很多官员借造生祠的理由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要建立生祠,就需要用地,就肯定要占用百姓的地,百姓的地不够就要拆房子开辟出生祠的建造地来,造生祠导致民怨沸腾,光是河南的生祠建造,就损毁民房一万七千多间。百姓在这其中遭受了很多损失,许多百姓因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又是血泪斑斑的罪恶史。
当人们把一个活着的人神化供奉崇拜以后,那么关于这个人的颂歌之词也是很多的,魏忠贤的生祠建造在全国形成了浪潮,这样的崇拜让人目瞪口呆,一个不学无术各种手段无所不用的地痞流氓,居然享受着圣人先贤的跪拜。
当我们回望过去,依然会对这种现象感到震惊。
接着便是魏忠贤的称呼开始一级一级往上提,由最先长臣、元臣到上公,尚公……九千岁,甚至最后被人称为九千九百岁,差一百岁就成万岁爷了。能够称为万岁爷的只有皇帝,古代的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从秦汉朝代以后,臣子拜见一国之君,庆贺跪拜,万岁的称呼才逐渐称为一种礼节。皇帝喜欢这种独一无二的尊贵感,因此万岁爷也就是帝王的代称。那么九千岁就是比皇帝稍微低点,意思就是除了皇帝以外,我就是老大,在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被称为九千岁,除了我这篇所说的魏忠贤以外,还有一个天平天国时期的王爷,东王杨秀清也被称为九千岁。
魏忠贤在明朝过得风生水起,一手遮天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事情打破了他的美梦。
吓得他不轻。事态在转瞬之间就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天启皇帝生病了。
这次病的可不轻,天启皇帝从小身体就不是特别好,身体虚弱,也许是魏忠贤在其童年的时候,没有提醒他注意节制身体,而是纵容他享乐,导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625年,年仅20岁的天启皇帝在西苑出游的时候,刮起了大风,船体摇晃,天启皇帝在船上站立不稳,落入水中。
看见皇帝掉入水中,当时的侍从都吓傻了,身边的太监谈敬赶紧带上几个人就跳入水中营救皇帝。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把呛得几口水的天启皇帝给救上来了,魏忠贤也吓得不轻,幸好皇帝没事,只是两个小公公淹死了,这两个小公公都是魏忠贤身边的亲密太监,被淹死后,魏忠贤还难过了一阵。
还有一种版本的说法是,天启皇帝在众人的伺候下在湖中玩耍,大概是大船玩腻了,他跑到小船上,想要自己动手划桨,体验一下感觉,结果这个时候平白无故吹起一阵大风,小船晃得厉害,天启皇帝站立不稳,掉入水中,落入水中以后,当时两个小太监下水救人,因为不谙水性,一起往水下面沉。魏忠贤见状,不顾自己一把老骨头,跳入水中,把皇帝给拉了上来,天启皇帝捡回一条命。
天启皇帝经此呛水一折腾,身体更加虚弱,太医开了很多药,但对天启皇帝的病情没有多大的效果,属于治标不治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