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李永贞选的是这七个人呢?
七个人和阉党又有什么过节?
我们一一道来。
七君子之一的周宗建,生卒年月(1582年~1627年),字季侯,号来玉。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明朝天启年间东林党人,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中举人,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授武康知县,又知仁和,为官颇有政绩,随后升任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广。
天启元年,上疏指陈时弊,为受打击的礼科给事中顾存仁等鸣冤,并针对辽东兵事实际,上奏朝廷,请求破格任用武将熊廷弼,前后得罪一大批人。其中包括魏忠贤,魏忠贤和客氏结成对食后,周宗建针对客氏一直待在宫中颇有看法,在天启二年直接上疏弹劾魏忠贤与客氏乱政,言辞激烈,质问客氏“恋上不舍,将何为乎?”激怒了明熹宗,因为诸位大臣的求情才免除死罪。第二年接着再上疏指斥魏忠贤擅权,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其文字犀利,惊天动地,他痛斥魏忠贤“千人所指,一丁不识”。直言皇帝留在身边没有任何用处,魏忠贤被激怒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
因为为人胆大,敢说群臣不敢说的话,因此名声满天下。
天启三年,又上书《清宫禁绝祸本》,陈述魏忠贤的过错,说他擅权,祸害忠良,说他是:将内有进忠为之指挥,旁有客氏为之羽翼,外有刘朝辈为典兵示威,而又有巩辈蚁附蝇集,内外交通,驱除善类,天下事尚忍言哉!(《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魏忠贤为了抢占先机,占据主动权。又故技重施。马上带领一帮心腹亲信在天启皇帝面前演悲情戏,请皇帝明察,剃光自己的头发以示“请罪”,天启皇帝之前就对周宗建有所不满,这次发现又是他挑起事端,决定要拿出惩罚的措施让他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但由于诸位大臣的争取说清,才免于处罚。
在担任湖北按察使任上,弹劾了阉党冯铨的父亲冯盛明,冯盛明当时担任河南布政使,因周宗建的弹劾获罪免职。冯铨就很痛恨周宗建,后来,又发生一件事。冯铨的门生曹钦程,时任工部侍郎,在冯铨的授意下,将周宗建、黄尊素得人诬告贪污逮捕。魏忠贤早就等不及了。顺势将几人贬职罢免,并下令追比,让周宗建交出赃款。
追赃一直追到天启六年,被定性的“贪污”数额达到一万三千五百两。这笔巨款赔偿把周宗建逼得是走投无路,苦不堪言。
第二个被逮捕的人叫缪昌期,在之前的篇章我零星的提过一些关于他的事情,缪昌期生卒年月(1562年~1626年),字当时,号西溪,为南直隶江阴人。7岁入家塾,14岁赴童子试,写得一手好文章,工诗擅文,史称“行卷不胫走四方,为诸生已名震天下”(明崇祯《江阴县志》卷四·人物)。
缪昌期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徐霞客关系很不错,颇有抱负,虽然他才华横溢,但他的前半生却颇为坎坷,屡次考试不第,一直至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53岁时才考上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职检讨。
1621年,他到湖北主持考试,明朝的考试题都是由派遣的主考官出,当时缪昌期出的题目就是论述赵高和仇士良的人物特点,这两个人我们都熟识,赵高是秦朝非常有名的宦官,他任职的时候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另外一个叫仇士良,为唐朝宦官,其在唐朝檀权揽政20余年,从政作风一贯欺上瞒下,排斥异己,横行不法,贪酷残暴,先后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使当时朝政变得相当昏暗和混乱。
出这两个人物要求考生回答,自然让人联想当今明朝魏公公把持朝政,祸害忠良的乱象,阉党耳目很多,消息传到魏忠贤的耳朵。他就记住了这个人,后来魏忠贤的个人崇拜在全国泛滥,魏忠贤在玉泉山找了一块风水宝地给自己建造人生后花园,听说缪昌期很有才华,字写得好看,就让他给写个墓志铭,缪昌期收到魏忠贤的邀请后不为所动,三番四次邀请没有回应,魏忠贤丢了面子,怀恨在心,对身边人表示,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以后找个借口把他给处理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轮回小说】【六六文学】《晋末长剑》《华娱调教师》《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神话版三国》【穿越了】【全本看书网】《小侯爷他追悔莫及》《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