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百花小说网】地址:baihuaxs.com
天启皇帝在阉党的舆论之下,也很讨厌东林党人,他一度也想把这帮人驱逐出去,可是想到难度有点大,甄别官员工作量大,困难大,只好作罢。作为一个深居简出,被宦官围着宠爱的皇帝,他对谁是东林党官员无异于是盲人摸象。
他只有依照宦官提供的数据,阉党爪牙,在特务头子魏忠贤的授意下便立刻行动起来,偷听谈话,详查信息,很快,爪牙们便上疏了阉党自拟的一批名单,主要有崔呈秀献的《东林同志录》,王绍徽献《东林点将录》,沈演(或杨维垣:作者无法考证具体是哪个)献《杂稗录》,沈演献《雷平录》等七录,报送给阉党负责人魏忠贤留用处理。
爪牙为了博得魏公公的欢心,使出了浑身解数,光是这个上疏就可以看见端倪,比如其中的一本《东林点将录》书写的模式完全是按照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的模式编排的,称呼的口号也和水浒传类似,比如及时雨叶向高、玉麒麟赵南星等,人物的几大类完全参照了天罡地煞。
这些上疏的材料基本上把东林党人的所有势力能搜集了一个遍。开始的时候,阉党所搜集的名单还很保密,后来流传出来,人民惊讶于人物之全。原来以为是明朝所谓的特务机构东厂给弄出来的名单,后来才知道是阉党。经常有官员被除名,依据就是你的名字在某某名录上,朝廷下令逮捕。魏忠贤很得意,他把其中搜集得比较好的东林党官员名单呈现给天启皇帝看。
皇帝因为没有看过水浒传,因此他第一次看到魏公公送的奏折上写的还有托塔天王这几个字,就问公公什么是托塔天王?
魏忠贤赶忙解释,说“古有能移塔之人,本朝李三才善于蛊惑人心,能使人人归附,正与移塔相似。”
天启皇帝听魏公公这么说表示懂了,原来如此。
魏忠贤后来得知,自己讲错了,于是只好把名单收起来,并叮嘱自己的人,不能让皇帝看到,不能乱讲相关的事情,违者重处。
阉党要对朝廷赋闲的东林党人一网打尽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明朝的官员,如果犯了错误,被革职为民的,基本上就不会再处理,这些曾经的朝廷臣子也就可以寄情山水,过自由自在的庶民生活。要想找个很正当的借口要处理这批人,还需要两个很大的罪名,一个就是贪污受贿,财产数额特别巨大,还有一个就是有谋反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够把革职赋闲在家的臣子赶尽杀绝。
这两个罪名来安排在其他大臣身上比较容易,但要贴在赋闲的东林党人身上不太好使,主要原因在于,除了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之外,东林党派官员无论是从行为上还是用语上都非常谨慎,个人的品德方面也几乎无可挑剔。阉党最初抱着很大的希望把一帮革职的东林党官员倒查一遍,还是没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只有找稍微背景复杂的官员来下手,于是选来选取,就准备拿汪文言来开刀。
汪文言是布衣出身,在天启年间投靠了东林党,其混迹官场多年,为东林党两大智囊之一。阉党选择汪大人也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汪大人为官多年,在明朝普遍贪污受贿的情况之下,官员之间的请托行贿肯定有,待得时间越长,就说明肯定有一定的手段和猫腻。第二个原因就是汪文言和东林党的很多领袖之间有很一些过节,从他这里入手,肯定能够找到相关大臣的线索,到时候一网打尽也方便。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汪大人为人一向比较强势,以前在朝中有东林党人为他撑腰,他在朝中基本上属于什么都不怕的大臣,现在不一样了,形势反过来了,魏阉势力庞大,是要给这样的人吃点苦头。
1624年(天启四年)冬季,魏忠贤授意御史按照他的旨意上疏,将汪文言牵涉进去,上疏的内容表面上虽然是说关于督查官员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以汪文言做例子来陈述某些官员的祸害,魏忠贤为什么要用这个办法,就是要让皇帝知道,原来朝廷大臣之中还有这样品性恶劣的人。
果然天启皇帝按照魏忠贤所设想的那样,注意到上疏中所指的这个大臣汪文言,就问身边的太监,汪文言有巨额受贿等事实?周围的太监早就串通好了,都非常整齐划一的按照魏公公的指示说这个汪文言罪过极大,确实应该处理。
皇帝问,怎么处理的?身边的太监就揶揄说是打了一百棍子。
天启皇帝不明就里,很生气:“汪文言花言巧语,迷惑视听,岂是廷杖能了事的?着锦衣卫差官扭解来京穷究,以清祸本!”(《明熹宗实录》)
汪文言被锦衣卫给缉拿,他一贯做事情都很圆滑,自以为在官场中从没出过什么大的差池,而现在自己稀里糊涂的就被逮捕了,关在监狱里。事情都还没有怎么搞清楚,他首先就尝到痛苦的滋味。监狱的人不由分说,先给汪文言一顿严刑拷打,要他交代同伙,汪文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