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百花小说网】地址:baihuaxs.com
魏忠贤首先打击的东林党人是在移宫案中使绊的杨涟。
那时候,魏忠贤地位还不够稳固,因此对杨涟同样只有下暗招。
作为明末历史上深明大义,不畏强权的忠臣杨涟,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的标杆。和阉党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杨涟,湖北广水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杨涟登进士第。曾经在常熟担任过知县,任职期间,不辞辛劳,为全面摸清当地民情,他常常青衫布履,深入田间、民舍,微服察访,遍知闾里利病,深受百姓拥戴。在官员的考核中“举廉吏第一”,因为为政清廉,素有美名,得以升为户科给事中(负责监察财政系统的官员),不久又改为兵科右给事中。干的工作还是做监察,估计是吏部看他为人光明磊落,正直忠诚。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病重,郑贵妃与外朝的官吏多有勾结,离间神宗与太子朱常洛(明光宗)的骨肉之情,她想借此机会升为皇后,群臣中杨涟识破了郑贵妃的奸计,挺身而出,让朱常洛一直守候在父亲身旁,保证了帝王权力移交的顺利,使得郑贵妃奸计没有得逞,明光宗继位不久,郑贵妃又心生一计,让明光宗升她为太后,杨涟上疏坚决反对。
一个月后,明光宗病重驾崩,在临终之前,因为杨涟做事可靠,所以特地破例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评论他是:此真忠君。
光宗死后,他的宠妃李选侍想要效仿当年的郑贵妃,要求封后。准备将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藏起来,“挟皇长子自重”。占据乾清宫不肯搬离,还是杨涟挺身而出,推开在门口戒严手持木棍的太监们,带领群臣,进宫哭临。然后又和王安等诸位大臣一道,从李选侍手中抢出皇太子,带到文华殿。口呼万岁,拥护皇太子登基。朱有效即帝位之后,他又对李选侍坚决抵制,多次要求她搬离乾清宫,在他的坚持努力下,李选侍才从宫中搬出,情不情愿的搬入仁寿殿。
杨涟是一个把明朝放在心上的人,他的存在保证了明朝政局的稳定。在重要的节骨点上,杨涟不顾个人的安危,出力甚多,影响了时局的变化,其正直的人格和一片忠心得到了朝廷大臣的钦佩,连明熹宗都很感激他,赤诚之心,可昭日月。
彼时,魏忠贤因为帮李选侍做事,被杨涟讽刺,在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有大臣上疏声讨魏忠贤的过错,杨涟站出来揭发他的罪过。魏忠贤那时候和外廷交集不多,杨涟就成为他恨得牙牙痒的头号敌人。在和客氏结成对食后,他就寻找机会收拾杨涟,只是因为时机不对才一拖再拖。
很快这个机会就找到了,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十二月二十四号,李选侍才移宫不久的住处发生火灾,魏忠贤和一帮宦官便放出谣言,说是因为朝廷对李选侍太差,她已经选择上吊自尽,选侍的女儿皇八妹也跳井自杀了。
一些大臣听到谣言信以为真,宫中人心惶惶。御史贾继春写了一封上疏,陈述李选侍所受的委屈,要求予以正名。
杨涟连忙上疏劈谣,他对谣言中出现的疑点予以了阐述,当时天启皇帝也站出来就情况做了说明,并指出李选侍的所作所为狠毒,欺负自己生母的账还没有算上,已经是对她们法外开恩了。
天启表扬了杨涟的上疏,称赞他是对国家有功劳的忠臣。
贾继春上疏被打脸,不服气,马上又诬告杨涟勾结王安,说他一直都想占有内阁首辅的位置。并处心积虑的利用手段想把方从哲从首辅位置赶下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