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洪学渣考了那么多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很多砖家学者得出的结论比较直接:洪学渣毫无文采,写的东西狗屁不通。
我同意这一点,翻翻后面洪学渣创业成功之后写的《天王诗》,那真的是叫一个打油诗水平,确实毫无文采,并且为了体现自己来自天上,通常会加入一些所谓的“天话”进去,故作高深,让人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狗屁不通”这个评价确实中肯贴切。
但是如果就凭这一点就说洪学渣考不上,这个结论也未免过于廉价。
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很多人都没有看到:出身的阶层不同。
大清朝也延续了中国以往“士农工商”的社会格局:“士”简单来说就是读书人,读书读的好,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之后,就成为了官员,这是高端的“士”,这部分人属于少数。
读书不太好的无法考取功名,或者只能考取秀才举人无法考取进士的这一批人,就形成了传统的耕读世家,这部分人属于多数,特别在江浙比较富庶的地区,这部分耕读世家人数众多。
“士”在整个社会中,是属于社会地位最高的。
接下来的就是农民阶层和工商业阶层,这几个阶层其实和“士”相差的比较远: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知识,不懂得读书——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去读书。
“士”是特别会读书的一个阶层,“农工商”是特别不会读书的阶层,那么把这几个阶层放到一起来参加科举考试,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会读书的农工商当然完败给以考试为生的士族。
本大叔认为出身不同是洪火秀无法和胡曾左抗衡的根本原因。
我们来看看清末的四大天王,他们的出身是什么样的:
学神胡林翼就不用说了:老爸是探花,绝对的高级知识分子;老丈人陶澍是进士,授庶吉士,点了翰林的,最后做到了两江总督的高位,是从一品的大员,相当于现在正部级高官,绝对的封疆大吏。
学神就是典型的高端“士族”。
所以科举对他来说,虽然难度也相当大,但是有了父亲和老丈人的协助,他的科举之路轻松很多,于是他连考连捷,3年搞定别人50年搞不定的事情(当然有他本人的天赋在里面)。
相比于胡林翼,学霸左宗棠也不遑多让:虽然左宗棠自幼家贫,属于比较底层的“士族”,但是父亲毕竟是个秀才,还能从政府领点补贴,并且父亲教书育人20年,是个搞科举考试培训班的人,所以对科举考试的理解非一般人能够企及。
后期的左宗棠跟随父亲搬家之后,隔壁住着的就是贺长龄:贺长龄也是个考试高手高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的人,后来官至总督成为一时的封疆大吏。不仅如此,贺长龄还非常喜欢左宗棠,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
这就相当于你从小住在老干部家属大院,隔壁家就是正部级高官,并且这个高官还特别喜欢你,还特别想抬举你,还和你结成了儿女亲家,你想想看自己的前途还需要操心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顶点中文网】【抖音书院】《大道之上》《种花家的兔子[星际]》《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非洲创业实录》《天命之上》《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