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毕尚,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柳宗元: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南解县(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生于长安。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柳宗元所属的河东柳氏,是中国北方一支著名的士族,但到柳宗元所在的时代,其势力已渐衰微。柳宗元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刻苦勤奋,见解开阔,13岁时就写下了《贺平李怀光表》这样难写的文体。这篇文章气势不凡、措辞练达。小小柳宗元出手不凡,马上获得“奇才”的赞誉。
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一同考中进士,三年后又中博学宏词科,由此步入仕途。
这一时期柳宗元仕途顺畅,在文坛上也颇负盛名。他家学渊源深厚,所写文章纵古论今,气势宏大,当时的士人仰慕其文名,纷纷登门求教,柳家常常门庭若市。
永贞元年,唐顺宗重用王叔文主持政务,推行新政。王叔文领导“永贞革新”,打击宦官和豪强,以维护唐王朝的统治。这一革新运动和柳宗元的实行仁政民本的政治主张相吻合,于是他便积极投身其中,与刘禹锡等成了推行新政的核心人物。但是新政严重触及了宦官、官僚和藩镇的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对下,新政仅历时100多天就告失败。柳宗元等八人因此被贬为边远各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
元和元年(806年),柳宗元举家来到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任所——永州。新政失败造成的心理创伤,再加上水土不服、生活艰苦,柳宗元抑郁寡欢,疾病缠身。但是,险恶的环境和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他写下了名篇《捕蛇者说》,借以抨击官府横征暴敛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还写下了游记散文《永州八记》,通过精妙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永州十年的贬谪生活中,柳宗元移心写作,发愤著述,身体力行地投入古文运动。他和韩愈一起,努力把文体从骈体中解放出来,着意用散文文体进行各种体裁创作的活动,从而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柳宗元用散文体写的论文,重要的有《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封建论》等。他还与韩愈、刘禹锡等人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创造出新文体创作的氛围。
柳宗元还创造性地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他用散文体写就的寓言《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具有非常高的品位,是我国古代寓言的珍品。
柳宗元以其在散文领域取得的全面的划时代的成就,和韩愈一起被世人并称为“韩柳”,视为散文史上的两座丰碑。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化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结束贬官生涯,被召回京师。但因为政敌的排挤,他被派往更偏远的柳州任刺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