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百花小说网】地址:baihuaxs.com

见一个少年书生露面,一直在外作战的种友直很是疑惑:“这是谁家衙内?”

十六七岁就随军出征,肯定有背景,但赵遹身边的子侄种友直都认识,才有此一问。旁边的招讨司勾当低声道:“是赵梓荐来的效用,年纪虽小,夷事懂得不少,又精算学。就是他算得全军粮秣军资足用十八日,依照旧算,招讨前日就要退兵了。”

此时招讨司机宜文字,也即幕僚和文事效用的上司正喝道:“幕府议事,岂容擅闯!此等大计,更非尔小小效用所能言及,还不速速退下!”

赵遹铁青着脸摆手道:“唐秀山……你且说说,为何不可?”

机宜本是回护,见赵遹这脸色,无奈地低叹一声。少年正是唐玮,紧张与慷慨之色正在脸上交替,也不顾赵遹的用心,急急道:“我中国乃礼仪之邦,信为国本,这是招讨诛杀潘虎时的原话……”

这话很是冒失,指责赵遹行潘虎旧事,赵遹嘿声冷笑道:“莫非此时在泸南,不是我这个招讨,而是一个勇敢替朝廷立信?”

听出赵遹语气不善,唐玮也豁出去了,长拜道:“若是招讨只想定泸南十年,行此事也无妨。若是要定百年,休说军兵,便是百姓,也能替朝廷立信!”

赵遹哼道:“我作此决断,正是为百年计,尔有何道理,我且听听,若是故作惊人之语,休怪我行军法!”

尚幸赵遹是文人,被一少年置疑先前所述的“百年之计”。自觉丢了脸面,就想着驳倒。若是换了武将,哪会与他啰嗦。

唐玮再拜道:“学生读圣贤书。知制夷之道在刀兵令其畏威,教化令其怀德。招讨以刀兵加诸卜漏之晏州僰,以恩誓义结都掌人、罗始党人,学生感服。但即便荡平晏州僰,这也只是十年之计。元丰时斗望作乱,大观时再有乱像,治臣所为,虽不如招讨决然,却也不脱刀兵与恩誓二策。”

他提高了声调:“由此观之。刀兵既未能斩绝夷人根脉,恩誓也不足以镇平夷人之心。但有守臣举止失措,乱象如野火,终有复燃之时。”

包括赵遹在内,正想说这一战不就是要彻底拔掉晏州僰么,却听唐玮道:“晏州僰非独枝,都掌人,罗始党人,乃至夔州九丝蛮。都是僰人!晏州僰不过二万户,可都掌人、罗始党人、九丝蛮,有十万户之多!今日招讨便是绝了晏州僰,明日都掌人、罗始党人、九丝蛮又能复为晏州僰!更何况。荡轮谷囤的僰人是罗始党人,罗始党人余众上万户,今日恭服。不过是畏朝廷兵威。他日有所变故,荡轮谷囤的处置。便是其人作乱的绝佳藉口……”

赵遹默然,众人也都暗吸凉气。少年这话倒是没错。他们对泸南蛮夷的认识有复杂的转变过程,先前以为,这里的蛮夷都是一体的。来了才知,还有都掌人、罗始党人、晏州僰等不同族类的划分。随着了解的深入,又发现这些族类也不能截然分割开,彼此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样凿齿,同样以活人祭祖,同样在山壁悬棺,同样渔猎。除了地理和人文不同,使得语言、衣着略有不同外,最明显的差异还是在受汉人影响的轻重。

唐玮的话意思很明白,如果只是刀兵相加,今日晏州僰能乱,明日其他蛮夷一样能乱。赵遹所言的百年安定,只是针对晏州僰而言,要扯上其他族类,就没什么意义了。

机宜喝道:“唐秀山,年纪方小,就学那等庸儒,满口百年之计。百年之计在于治本,哪能这般轻巧?”

读书人的通病都是如此,张嘴就来,在场的读书人都有过这段经历,收摄心神,纷纷暗道,这少年也真是志向远大。没错,蛮夷难治,难定百年。这也是自古以来的难题,历朝历代都没有治本之术。无非是平时怀柔利诱,乱时刀兵相加,还能有什么百年之计?赵遹所言百年,也不过是刀子用得狠些,兵威维持得久一些而已。

赵遹也有些不耐烦了,准备再将一军,就把这狂妄少年打发出去:“依你所见,泸南蛮事,该如何治本?与处置荡轮谷囤又有何关联?”

大宋周邻,辽和西夏不算,其他尽皆蛮夷。蛮夷事该如何治本,但凡是读书人,谁都能说出一通大道理,依旧是“威”、“德”二字,只不过要定百年,也要行百年,这二字就等同废话,不可能着落到实际。赵遹想让大家看清此子的根底,处置起来,大家才心服口服。

却没想唐玮喜上眉梢,挺胸昂首,意气风发地道:“便恕学生无状了,学生以为,华夷之分,首重耕牧渔猎之分。耕者有恒产,民弱器利,非仁义道德不能相连,方有今日中国。牧者无恒地,游走掠食,民强器弱,以暴掠为道……”

赵遹拂须道:“这是史家早有之言,你所谓的百年之计,莫非是想变僰人为耕种之民?”

其他人呵呵轻笑,若是这么简单,哪还有什么蛮乱?

唐玮点头道:“学生所言正是!僰乱根源在哪里?就在耕牧渔猎之变!宋人焚林开山,变茂林为耕田,蛮夷不断退入深山莽林,生计日日艰难,这是蛮夷恨我中国之本!但也有水都掌人、罗始党人等族变猎为耕,成了熟僰,若是朝廷一力主之,导其变耕,其人自入教化,为我中国之民。朝廷在横山河湟,不就是如此处置,得数十万熟蕃么!?”

机宜忍不住道:“让僰人种田,先得散了他们的峒囤,废了他们的首领,就此一桩,已非易事。其人又不懂耕种,一有天灾**,又要作乱。何况新开之地。本该募内地之人开田,充实边塞。你要将蛮夷立为郡县,不是又埋下变乱之患么?”

唐玮扬声道:“正因如此。才要立起标榜!内地之民要募,导僰人耕种也要行!荡轮谷囤的罗始党人,依前例处置不妥,尽释之又有顾虑。以屯田之策,让其转猎为耕,四邻僰人便可效仿。有利在前,僰人自不愿再走变乱之路。与我宋人共处,改了服色,易了风俗。变了语言,就成了宋人,泸南百年,由此而定!”

“屯田……”

没想到唐玮打了这么大个埋伏,将宽赦荡轮谷囤罗始党人,以屯田之策,与定泸南百年联系在了一起。赵遹嘀咕着,目光闪烁,似有所动。

众人则是心绪纷乱。既觉此策不仅是开创之举,又符合朝廷开拓之心。再觉此事份外棘手,不知如何施行。该怎么引导僰人种田,汉僰混处那一大堆麻烦又该如何化解。都无前例可循。

种友直见赵遹有些动摇,也道:“若是荡轮谷囤罗始党人不降,不仅要多耗时日。还不知要损多少军兵,这是大功。若是我们不念功轻处。给罗始党人出路,再攻轮缚大囤时。卜漏便可借机发挥,到时还不知……”

种友直是从军事出发,这话很有份量,而另一位统制,东路军统帅王育则淡淡附和了一句:“上策下行,总有偏差,招讨这里说一声依前例处置,马觉那边,可不知会作到哪一步。”

看来马觉的人脉关系很不好,连同样出自西军的王育都公开说他坏话,其他将领更是纷纷附和。

赵遹也猛然警醒,种友直和王育的提醒都很对,尤其是王育所言。如果马觉杀得起劲,又搞出了乱子,正一帆风顺的战局怕又要大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鼎宋》转载请注明来源: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重生为红军米沙!
历史 连载 1350万字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历史 连载 1729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谍云重重

谍云重重

尘中陌
当发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怎么办,在线急!当发现自己前身是一个绝对的极品渣人,怎么办,还是急!这是一个自我救赎,一个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进行的救赎。
历史 连载 1464万字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公子許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历史 连载 2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