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圈中正有一个姑娘,一个小男孩在舞弄刀剑,不过是行走江湖买艺糊口的,之所以吸引这么些人观看叫好,也不过是武艺比一般人高些。二人正想退出,进寺,白山中人一瞥那姑娘又大感惊奇,小声对祚荣道:“你看那舞剑的格格戴着鹿骨耳环,八成是长白靺鞨人,靺鞨人到中原卖艺还是为师平生仅见的。”祚荣:“师父,咱们就观看观看扔几个赏钱吧!”
于是二人就挤到最前面,有滋有味地观看起来。不过这二人往那一站就分外地惹人注目。一老一少都是高大壮实的身躯,比旁边人高两头,并肩站在那就如一睹墙。白山大师一身黄色僧服,斜披着红色袈裟,倒也无甚出奇。大祚荣就不同了,一身靺鞨人的装束:苏州领蓝色箭袖袄,外罩新罗青丝马甲,下着黑色鹿皮裤,脚上敞口千层底鞋,头上乌黑长发梳到后面扎成一束,脑际系一条绿色丝额带,左右各插一支漂亮的短小雉鸡翎,胸前还飘荡着两条火红的狐狸尾,面如重枣,剑眉豹眼,络腮短鬓,满身透着粗犷英豪之气,围观的人们不看那卖艺的了,都盯着这小伙子出神。
“这番人好威武!”“好象靺鞨人”“胡须再长点,倒象关帝爷的模样。”其中有两人小声咬耳道:“这俩个人的模样,不正是帮主要捉拿的俩个胡人吗?我在这盯着,你快去找舵主来。”黄龙帮的人果然无所不在。
那舞剑的格格顺着众人的目光一瞧,也禁不住呆了,手中剑不觉地住了下来。这小伙子象似靺鞨人啊!长得多么英俊威武,天神下凡一般啊!祚荣也盯视这格格,一身红色紧身练武服,黑亮的头发盘在头顶,细眉大眼,面色白里透红,沁出微微的汗水,正如雨后桃花般艳丽,那两个鹿骨耳环藏在鬓发中时隐时现,只有长白靺鞨的格格才戴这种耳环。两人目光一碰,格格的眼中流露出不可言状的风情,祚荣慌忙转头躲过这火样的目光,那格格自觉失态,满面羞容,忽地莞尔一笑,若无其事地又舞起剑来。
这格格的剑术,柔中有刚,轻灵多变,虚实相映,自成一格。白山大师深谙各门派的剑法,看得出这格格的剑是以少林达摩剑为本,却又杂揉了日本、高丽、契丹以及崂山的剑法,取长补短,巧妙结合,独树一帜,足可以应对强敌,独步武林,绝不是花架子。白山中人禁不住赞道:“好剑法!”围观的人大多是看热闹,看不出啥门道。听老僧这一叫好,也都产生同感,跟着赞不绝口,那小男孩有**岁的样子,趁机端起木盘,环走一周,观众将钱银纷纷投进盘中。
那格格一时来了兴致,抓一把碎银从一妇人手中买过一篮鸡蛋,然后将鸡蛋在地面上摆放成梅花状来,三四百个鸡蛋摆成了“梅花桩阵”,围观的人们无不惊奇,屏气吞声看这格格又要表演什么花样来。
格格重新抓起剑来,一提气身如飘絮双脚站在两枚鸡蛋之上,身子无一丝摇晃,两枚鸡蛋并不破碎,“好轻功!”全场雷动欢呼起来。格格舞起剑来,双脚在这片“梅花桩”上,跳跃腾挪如履平地一般,那些鸡蛋都如石头一般“结实”。谁知这一绝技惊动了寺里的和尚,竟惹出一场麻烦来。
寺门洞开,十几个穿灰色僧服的和尚拥着一个穿黄色僧服的和尚,吆喝着排开众人挤进了圈内。众和尚众星捧月般围住黄衣和尚,百般献媚极尽阿谀之态。
一个小和尚点头哈腰评点道:“冯爷,你看这小娘子能踩着鸡蛋舞剑,这小娘子肯定是纸糊的假人,不然就不是鸡蛋是石蛋,江湖骗子的把戏,不足为奇。”
那穿黄衣的和尚被称作“冯爷”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视舞剑的姑娘,仿佛没有听到小和尚的言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热书】【推文君】《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文豪1978》《高武纪元》《穿书后成了狼孩》《天人图谱》《男主怀了我的崽》
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第一时间更新《渤海郡王大祚荣传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