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直不语的大祚荣说道:文殊剑法是文殊菩萨一千年前创造的,这该不会弄错的,弟子刚才算了又算,产生个疑问,不知该说不该说?”
通灵道:“尽管说出。”
“祚荣向来直言快语,今日怎的吞吞吐吐起来。”白山中人语罢,盯视徒儿。
祚荣便说道:“弟子既然是文殊剑法的第六代传人,算起来约二百年才传一代,师祖仅比师父年长十岁,那么前三代人的传人就差不多是三百年传一人了,所以弟子猜想,我不一定是第六代传人,或者,第一代传人不是文殊菩萨亲授。”
通灵、白山两位大师闻听,讶然不语,良久,通灵大师才说道:“你是第六代传人一点不错。在老衲之前的三位师祖都是本寺中人,他们的墓碑可以为证,老衲刚才想,莫非先师祖假托文殊之名而创此剑学,此种情况,在世上也并非不可能的,阿弥佗佛……”
祚荣道:“大凡一套剑法,都是一气贯通,首尾相应,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弟子觉得,文殊剑法每招每式都精妙无俦,无可非议。只是结尾收势突然,给人意犹未尽,未达**的感觉。恕弟子无知妄言,乞师祖、师父赐教。”
“这……”通灵大师抚须沉思。
“弟子也有同感。”白山中人直言不讳。
通灵正色道:“文殊剑法正待你二人发扬光大,岂能有微辞诋毁,你二人洗尘歇息去吧,老衲入室作课了。”
通灵大师说罢,起身入室。
“师父息怒……”“师祖慢走……”
通灵此举,惊得白山中人、大祚荣师徒二人不知所措,起身目送,大为惭愧。
不一会儿,执事僧过来引领二人去客舍休息。
午膳之后,白山中人引领祚荣去拜访了寺中长老及白山中人的故交。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日,师徒二人黎明即起,走出寺院。守门的僧人认识白山中人,也不询问,只是心里纳闷,“这大清早的,住持出去了,这两位也出去了,干什么去了呢?”
沿着小路一直往北走了二里许,眼前现出一片塔林。这些塔有砖石砌的,有木头造的,也有泥土堆的,有的建造精美壮观,有的则简陋粗糙,有的年久失修已经歪倒,有的则变成一堆土木砖石,白山中人向满脸疑惑的大祚荣说道:“显通寺的僧人圆寂后,尸骸就埋葬于塔下,由于生前身份不同,造塔的材料和规模也就不同了,你看那座用砖新砌的塔冢定是玄明大师的了,咱们前去祭奠吧!”
野草萋萋,秋虫”唧唧“,林木稀疏,露水打湿了二人的鞋袜,四周一片死寂,守陵僧人的房舍孤零零地座落在塔冢中。
师徒二人跪拜在玄明大师的冢前,燃香焚纸,悼念一番。又去寻找三位师祖——文殊剑前三代传人的精舍塔冢。
晨雾渐散,一山峰隐隐约约在烟云雾霭中显现,峰顶上可见几处红墙青舍。寺钟的独特声韵随风传来。白山中人、大祚荣驻足谛听,眼望山峰,疑心那便是西方极乐或是蓬莱仙境。
“师父,你看这是从哪飘来的仙山?”
“仙山?奇怪,怎么会出现仙山呢?”
白山大师神情恍惚,眼前的景象迷惑了他。烟云渐散,山上的景物愈来愈清晰,白山大师摇头笑道:“真是人老眼花,连灵鹫峰都不识得了,祚荣,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灵鹫峰,那红墙青舍就是文殊院的所在。”
祚荣赞道:“真如仙境一般,;知文殊菩萨最先是在哪个寺院落的脚?”
白山中人道:“当然是在显通寺,显通寺称为‘祖寺’,在汉代就已建寺,文殊剑法也在那时创造,而文殊院的建立则在北魏时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