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姨乐呵呵地说:“哎呦,别好像被吓到了一样,我带你们去我家的祠堂看一看喽。”说完,阿姨就站了起来,带头朝着屋子的前门走过去。我和黑子连忙跑到后门拿起我们的鞋子,光着脚穿过大厅,穿上鞋子,一溜烟地跑过去跟着阿姨。
“阿姨,您家不是姓金吗?是不是您先生姓朱,是朱允炆的后代啊?”我一边跳着穿鞋,一边问。
“啊不是啦,我就是朱允炆嫡亲的后代啊,要不是朱棣当年篡权夺位,我现在就是公主啊!”阿姨笑眯眯地回答。
这也太不靠谱了吧,阿姨你忘记后来朱由检煤山上吊,宣统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毛主席宣布人民站起来这些小小的细节了么……
阿姨带着我们走街串巷,一路跟各种邻居打着招呼说:“南京博物院的小帅哥小美女来看看我们家的祠堂啦,对啊,就是来看我老祖宗建文皇帝啊!是啦是啦,早就跟你们有讲过啦。”
我心里觉得一万个不靠谱,建文帝的后代不是应该很低调的吗?哪有这样四处张扬自己的嘛。
我们终于来到一座看起来一点也不像祠堂的水泥建筑面前,阿姨笑眯眯地打开门锁,推开了大门,带头走了进去。
跟着阿姨走进门内,屋子里昏暗的环境让我一时没能适应过来,等了一会之后,我才看清这里虽然没有什么祠堂的建筑风格,可面前明显是放了一张香案,上面堆放了诺干个看起来颇有年份的牌位。我和黑子走近仔细一看,中间的牌位写的是“故显始祖考金公讳让銮之位”。
黑子回头看看阿姨说:“金阿姨,这您家先祖名讳是称作上金下让銮吗?”
金阿姨笑眯眯地回答:“是啦是啦……”
我仔细地又看看,发现和这个牌位并排放着的那个牌位上,并不是写着祖妣,而是写着“故显始祖考黄公讳子澄之位”,难道说,这个家里并没有女性的族长,而是有两位男性族长,一个叫做金让銮,另一个叫做黄子澄?黄子澄这个名字我似乎有点印象,到底是谁呢?
金阿姨很大方地让我们用手机拍了她家祠堂的照片,带着我们一边往回走一边说:“你们是不是很奇怪啊我们为什么姓金哦?那个时候我们先祖建文皇帝打仗不行的嘛,被后来永乐皇帝一下就打跑了,跑了之后呢,家里的先祖朱允炆就在海里挂掉啦,啊那个黄子澄哦,是我们家祖先的老师啦,他带着我们祖先的儿子呢,就划船来了台湾啊,啊当时永乐皇帝满世界在找我们家先祖,排位上写朱允炆三个字不是脑壳坏掉么,那就给他改成金让銮啦,金銮殿我们家不要了,让给你好了!”
在金阿姨一片啦啊呢嘛的解说中,线索渐渐明晰起来,听起来也十分的有道理——建文帝朱允炆可能是在海上遇难了,他的子孙来到了花莲,在父亲的老师黄子澄的带领下,隐姓埋名生活在了这里。
“金阿姨,那你知不知道你的先祖身边有没有一个姓来,叫来安之的呢?”我一定要问清楚这个问题。
金阿姨仔细回忆了有好一会才回答:“没听过耶。”
“那,您有没有听过太祖神器这个东西?”黑子追问。
金阿姨笑了起来:“哎呦,这个我有听过哦!”
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抓住了金阿姨的手:“阿姨你知道?你见过吗?”
金阿姨拍了拍我的手,说道:“不要辣么紧张,家里的老人是跟我说过有这个东西啦,说是靠这个东西才逃到台湾来的,可是这个东西后来不知道哪里去了,就只剩下个故事了哦。”
经不住阿姨的热情,再加上阿姨家的民宿还空着,我和黑子一人租了一间屋子,准备今晚就在这里过夜了。晚上吃完饭,黑子一个人跑到了屋子的天台上,喝起了当地产的啤酒。我提着一兜莲雾,也跟着走了上去。
“我刚刚查了黄子澄,跟金阿姨说的有点对不上,黄子澄是被朱棣杀了的,不可能带着朱允炆的后代逃到台湾来。”黑子似乎背后长了眼睛,知道是我。
我耸耸肩膀:“你也别太相信史书,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惜啊,阿姨这里没有什么来安之的线索,算是白来了。”
楼梯上一阵脚步声,金阿姨拿了一大盘西瓜走了上来,热情的招呼我们吃西瓜。黑子不甘心地问:“阿姨,您家除了捐献的金刀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文物,能给我们拍照的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