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百花小说网】地址:baihuaxs.com
冯·布劳恩从小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一步一个脚印的钻研精神,而他与宇宙结下不解之缘,是在幼年时期奠定基础的。小时候,母亲送给他一台望远镜,从此在他心灵里种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1925年,13岁的布劳恩得到了奥伯特的著名著作《飞向行星际空间的火箭》,他很喜欢这本书,但由于他把精力放在了课外科目上,对学校教授的课程,尤其是数学没有学好,因此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书中的问题,感到十分苦恼。从此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数学。很快,不仅数学,而且他的整个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成为了一名高才生。
1932年,负责固体燃料火箭研究的德国陆军少将沃尔特·多恩伯格发现布劳恩具有非凡的创造才能,也认识到液体燃料火箭具有不可忽视的军事潜力,于是便把布劳恩调到自己手下从事液体燃料火箭研究。1934年,他在博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136千克和272千克推力液体火箭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等问题。同年12月,布劳恩领着三名机工,成功地发射了两枚A—2火箭,火箭垂直升高2.4千米。
从1937年到1945年,在布劳恩领导下,先后研制出A—5、A—4、A—9/A—10等地地导弹,“瀑布”和“莱茵女儿”等地空导弹,X—4和HS—298等空空导弹,HS—293等空地导弹,V—1等飞航式导弹。
A—4导弹即著名的V—2火箭(导弹),它与V—1等火箭一起,是希特勒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从1944年6月到1945年3月,德军向英国伦敦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发射V—1和V—2导弹共12000多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运载火箭和导弹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但它们在结构原理上仍然与V—2导弹雷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航天科学家档案》转载请注明来源:百花小说网baihua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